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日常养生常识 > 第36章 冬季是心梗,脑梗的高发期,要如何预防?

第36章 冬季是心梗,脑梗的高发期,要如何预防?

清晨六点,北京的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五度。65岁的退休教师王伯伯像往常一样准备晨练,刚推开单元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发紧,赶紧扶住了门框。与此同时,在东北的一个小区里,52岁的李阿姨刚起床就感觉头晕目眩,右手臂一阵发麻……

随着气温持续走低,各大医院急诊科的数据显示,冬季是心脑血管意外的多事之秋。为什么寒冷的冬季会给我们的心脑血管带来如此大的考验?我们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寒冬为何成为心脑血管的多事之秋?

当人体接触到冷空气时,皮肤的温度感受器会立即向大脑发出信号。为了保持核心体温,身体会自动启动保暖模式——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这个生理反应虽然能保暖,却无形中加大了血液流动的阻力,给心脑血管系统带来了额外负担。

冬季人们普遍饮水减少,血液黏稠度相对增高;为了御寒,饮食中高盐高脂食物比例上升;户外活动大幅减少,室内外温差显着……这些因素相互叠加,使得冬季成为心脑血管的脆弱期。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注重与。心脑血管的养护,正是冬季养生的重中之重。

人体的头部、颈部和脚部是热量最容易散失的部位。头部被称为诸阳之会,颈部有大椎穴这个阳中之阳,而脚离心脏最远,血供相对较差。保护好这三个部位,就守住了温暖的第一道防线。

清晨是血压的高峰期,也是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时段。经过一夜的休整,身体各系统需要时间重新启动。

冬季运动讲究而不,过度出汗反而会损耗阳气,降低抵抗力。

冬季日照减少,容易引发情绪低落。而情绪的剧烈波动会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给心脑血管带来压力。

冬季饮食应遵循温、软、淡的原则,既要提供足够热量,又要减轻消化负担。

食材:燕麦50克,核桃仁20克,枸杞10克,山药30克

3 出锅前加入核桃仁、枸杞,再煮5分钟

功效: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核桃仁含不饱和脂肪酸;山药健脾益胃。这道粥品温和营养,适合作为冬季早餐。

食材:黑木耳15克,西芹200克,胡萝卜50克

3 热锅少油,先炒胡萝卜,再加入木耳和西芹

功效:黑木耳被誉为食品阿司匹林,有助于维持血液健康状态;西芹含钾丰富,有助于血压的稳定。

食材:红枣6颗,生姜3片,红糖适量

1 红枣去核,与生姜片一同放入锅中

功效: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红枣补中益气,红糖提供热量。这款茶饮适合在寒冷天气饮用,能帮助身体抵御寒气。

食材:新鲜鲈鱼1条,姜丝、葱丝适量

2 鱼身内外放姜丝,水沸后上锅蒸8分钟

3 取出后倒掉盘中水分,撒上葱丝

功效: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优质蛋白质来源,清蒸的烹饪方式最大程度保留了营养。

1 菠菜洗净焯水30秒,去除草酸

功效:菠菜富含叶酸,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多种益处。

冬季虽然出汗少,但人体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的水分并不少。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温开水为佳。可准备一个保温杯,随时小口慢饮。

睡前用40c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水位要没过脚踝。泡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这能帮助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虽然天气寒冷,但每天也要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可暂时离开房间,避免直接受凉。

家中可备一个电子血压计,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血压。如果发现明显波动,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酒精能使体表血管扩张,产生的错觉,但实际上热量正在快速流失。过量饮酒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盲目进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冬季进补应该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蒙头睡觉会导致被窝内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对心脑血管健康反而不利。

冬季保持适度运动非常重要,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如太极拳、瑜伽等,都能帮助维持心脑血管健康。

每天花几分钟记录以下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王伯伯在坚持这些养生方法后,这个冬天过得格外安稳。他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冬天难熬,现在掌握了方法,反而觉得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好时机。

寒冬虽至,但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好自己的身体,就能平稳度过这个季节。记住,预防胜过补救,坚持胜过临时抱佛脚。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健康细节,用心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这个冬天,愿您与温暖相伴,与健康同行。因为最好的养生,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最有效的预防,就体现在我们对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的重视和回应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