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城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庆功的喧嚣也渐渐沉淀为日常的操练与修缮。王字军的营地规模扩大了一倍有余,近千号人马的操练声、金铁交鸣声整日不绝,那股新锐之气,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王二身上的绯色千户官袍穿了几日,也渐渐习惯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耀与责任。
就在王二琢磨着如何进一步整合训练新兵,并盘算着向孙承宗再讨要些火器改良的物料时,孙承宗的传令亲兵再次来到了王字军营。
“王千户,经略大人有请,商议锦州布防事宜。”
锦州?王二心中一动。宁远保卫战的辉煌胜利,无疑证明了“筑城固守”策略的正确性。孙承宗显然要借此势头,将整个辽西走廊的防线向前推进,打造更为坚固的宁锦防线。而锦州,便是这防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如同宁远的臂膀,扼守着更北方的通道。
他不敢怠慢,立刻带着狗剩赶往经略行辕。
行辕内,气氛与战前相比,少了几分凝重,多了几分开拓的昂扬。孙承宗精神矍铄,正与几名幕僚和将领围在一幅更大的辽西舆图前。见到王二进来,他招了招手。
“王千户,来得正好。”孙承宗指着地图上锦州的位置,“宁远已固,然独木难支。欲保辽西,必守锦州。老夫已决意,加速锦州城防建设,并将其打造为我大明挺进辽东之前哨!”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王二身上:“锦州城防,关系重大。其地势、城防构建,乃至日后守军之编练,皆需得力之人统筹。王千户,你于宁远守城战中,展现之筑城、防御见解,颇合老夫之意。故此,老夫欲调你率王字军,移驻锦州,负责该城之筑城、布防及初期守御之事!你可能胜任?”
调防锦州!独当一面!
这又是一个远超常规的重任!意味着王二和他年轻的王字军,将脱离宁远主城的羽翼,独立承担起一座战略要地的防务!这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锦州城比宁远更靠前,直面后金的压力更大,且城池本身尚在完善之中。
帐内其他将领,包括满桂等人,都看向王二。目光中有惊讶,有审视,也有几分期待。孙承宗对这位新晋千户的信任和倚重,可见一斑。
王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他知道,这一步踏出,王字军才算真正在辽东战场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块地盘。风险与机遇并存。
他没有丝毫犹豫,抱拳沉声道:“末将领命!定当竭尽全力,为经略大人,为大明,守好锦州门户!”
“好!”孙承宗抚掌,“所需钱粮物料、工匠民夫,老夫会优先拨付于你。锦州原有部分驻军,亦归你节制。望你早日将锦州,打造成第二个宁远!”
“末将必不辱命!”
军令如山。回到营地,王二立刻召集所有骨干,宣布了移防锦州的命令。
“去锦州?”赵大锤牛眼一瞪,随即摩拳擦掌,“好啊!宁远这地方待着虽好,但总不如去前面痛快!听说锦州那边更敞亮,正好让鞑子尝尝咱们王字营的厉害!”
张老栓则考虑得更实际:“千户大人,锦州城防情况不明,原有驻军亦需整合,此去百事待兴,需得仔细筹划。”
石锁默默点头,已经开始在心中勾勒锦州周边的地形,思考斥候布防要点。狗剩则是一脸兴奋,能跟着千户大人去开疆拓土,感觉倍有面子。
王二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沉声道:“大锤说的不错,去前面,机会更多,但风险也更大。栓叔顾虑的更是关键。锦州非比宁远,我们人生地不熟,一切需从头开始。但正因为如此,才是我们王字军建功立业,真正打出名号的时候!”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三日后开拔!大锤,你的人负责沿途警戒开路;栓叔,统筹物资转运;石锁,前出侦察锦州周边情况,我要知道那里的一草一木!小锤,匠作营的工具物料全部打包带走,锦州那边,少不了要大兴土木!”
整个王字军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拔营、整理装备、装载物资……一切有条不紊。宁远城的百姓和友军得知王字军要移防锦州,不少人都自发前来送行,感激他们在宁远浴血奋战,也祝愿他们在锦州再立新功。
三日后,晨光熹微中,一支近千人的队伍,打着崭新的“王”字军旗,浩浩荡荡离开了他们曾经誓死守卫的宁远城,向着东北方向的锦州开拔。
队伍行进速度不快,王二要求保持战斗队形,斥候前出十里。沿途所见,比宁远周边更为荒凉,村落废墟更多,田地荒芜更甚,战争的创伤触目惊心。偶尔遇到零星的流民,看到这支盔明甲亮、军容严整的队伍,大多远远避开,眼神麻木。
数日后,队伍抵达锦州城下。
眼前的锦州城,规模比宁远略小,城墙明显有多次修补加固的痕迹,但整体看上去依旧有些残破。城外也有挖掘壕沟的迹象,但远不如宁远那般系统和完善。城头守军的旗帜显得有些杂乱,士兵的精神面貌也带着一种长期困守的疲惫和松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得到消息的锦州原有驻军将领:一个姓吴的守备,带着几名军官迎出城来。吴守备约莫四十多岁,面容黝黑,看起来是个老实人,但眼神中缺乏锐气。他对王二的到来显得十分恭敬,甚至有些拘谨。
“卑职吴有财,参见王千户!恭迎千户大人入驻锦州!”吴守备带着手下躬身行礼。
王二下马,将其扶起:“吴守备不必多礼,日后同城为战,还需吴守备多多帮衬。”
“不敢不敢,千户大人威名,卑职如雷贯耳,定当唯大人马首是瞻!”吴有财连忙表态。
王二点点头,没有过多寒暄,直接问道:“吴守备,目前锦州城内,有多少守军?粮草军械情况如何?城防可有详图?”
吴有财显然没料到王二如此雷厉风行,愣了一下才答道:“回……回千户大人,城内现有战兵约五百,辅兵民壮约八百。粮草……尚可支撑两月,军械……多有缺损,尤其是火器。城防图……卑职这就去取。”
王二一边听着,一边在吴有财的引导下登上锦州城墙。他仔细勘察着城墙的坚固程度、垛口的高度、瓮城的结构,以及城外视野和地形。与他预想的差不多,锦州的城防基础尚可,但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现代化的防御理念,很多地方还停留在被动守城的旧思维上。
“千户大人,您看……”吴有财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陪着。
王二没有立即评论,他走到一处城墙拐角,用手拍了拍墙体,又看了看城外那片适合骑兵冲锋的开阔地,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构想。
当晚,在王字营临时设立的指挥部内,王二召集了王字营所有骨干以及吴有财等锦州原有军官。
摊开简陋的锦州城防图,王二用木炭在上面划拉着,开始部署他的锦州防御计划。
“锦州城防,首重外围!”王二点指着城外,“此地势平坦,利虏骑驰骋。我意,仿宁远旧制,但需加大加深!于城外百五十步至二百步间,挖掘三道以上交错壕堑,壕宽需一丈五,深需过人!内设陷马坑、铁蒺藜!并于壕外关键通道,设置拒马、鹿砦!”
吴有财等人听得目瞪口呆。如此浩大的土工作业,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
“其二,城头防御,火器为先!”王二继续道,“集中所有可用火炮,重新规划炮位,形成交叉火力。火铳手分区防守,演练轮射。滚木擂石、金汁大锅,必须备足!此外,我欲在城头关键节点,修建突出之‘铳台’或‘炮垒’,以扩大射界!”
他看向刘小锤:“小锤,匠作营首要任务,便是检修、改良城内所有火器,尤其是火炮和鸟铳!宁远的那套标准,要在锦州尽快建立起来!”
“是!千户大人!”刘小锤大声应命。
“其三,整合兵力,强化训练!”王二目光转向吴有财,“吴守备,即日起,锦州所有驻军,包括你的部下,需重新编练,纳入统一指挥。操练之法,按我王字营规制!老兵与新兵混编,以老带新!我要在三个月内,看到一支脱胎换骨的锦州守军!”
吴有财脸上露出难色,但看着王二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躬身道:“卑职……遵命。”
“其四,情报与机动!”王二最后对石锁道,“你的斥候队,任务最重!不仅要监控锦州周边,更要前出至大凌河、乃至广宁方向!我要时刻掌握后金动向!另外,组建一支精锐的机动兵力,配备马匹,随时准备出城支援或反击!”
一条条命令清晰明确,勾勒出一幅严密而积极的防御蓝图。王字营的骨干们早已习惯,跃跃欲试。而锦州原有的军官们,则从最初的震惊、怀疑,渐渐被王二话语中的自信和条理所感染,眼中开始燃起一丝新的希望。
也许,这位年轻的千户大人,真的能带领他们,让锦州变得不一样?
会议结束,众人领命而去。王二独自走到院中,望着锦州城漆黑的轮廓和远处隐约的山峦。
这里,将是他和王字军新的起点。他知道,努尔哈赤虽伤,但皇太极等人绝非庸碌之辈,后金的威胁从未远离。他必须抢在下一场风暴来临之前,将锦州打造成一根深深楔入辽东的钉子,一根让后金寝食难安的硬骨头!
夜风吹拂着他绯色的官袍,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投向北方那更深沉的黑暗,锐利而坚定。
锦州,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