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明末:边关种田,从傻兵到国公 > 第141章 总理盐关,风暴将至

第141章 总理盐关,风暴将至

圣旨的内容,很快便传遍了整个辽西。

当得知李睿,被皇帝陛下,破天荒地,任命为“督理天下盐关海市总理大臣”,总管大明经济命脉之时,整个辽西,都陷入了一片狂欢之中。

在百姓们淳朴的认知里,他们听不懂什么“经济命脉”、“权力制衡”。

他们只知道,他们的“主公”,李大人,又升官了!

而且是升了天大的官!

这意味着,他们以后的日子,将会过得更好,更安稳!

然而,在这片欢腾的海洋之中,总兵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却显得异常的凝重。

“哥,你真的要接这个‘总理大臣’的位子吗?”李月的脸上,写满了担忧,“这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啊!”

她虽然年轻,但在李睿身边耳濡目染,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了。她很清楚,“盐”和“关”,这两个字背后,牵扯着何等庞大而又复杂的利益集团。

从沿海的灶户,到内陆的盐商;从手握重兵的勋贵,到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无数的人,都靠着这两样东西,在吸食着帝国的血液。

李睿此举,无异于要凭一己之力,去挑战一个,经营了数百年的,庞大的贪腐帝国!

“是啊,大人!”陈千总也一脸凝重地劝道,“您现在坐镇辽西手握雄兵,已是立于不败之地。何苦,要去趟京城和江南那潭深不见底的浑水?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啊!”

他们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李睿看着众人那关切的眼神,心中,也是一暖。

他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口气,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畏惧。

“你们说的,我都懂。”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又充满了力量,“这确实,是个烫手的山芋。但它同样,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站起身,走到那副巨大的舆图前。

“我们辽西,想要发展,想要壮大,最缺的是什么?”

他自问自答。

“不是粮食,不是钢铁,甚至不是人口。”

“我们最缺的,是一个稳定而又高效的,全国性的物资流通网络!”

“我们需要,将山西的铁,源源不断地运进来!我们需要,将江南的丝绸和人才,源源不断地请进来!我们更需要,将我们生产出的商品,安全、顺畅地,卖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而想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打通两个最关键的节点。

他的手指,在舆图上重重地,点在了两个地方。

一个是连接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另一个则是遍布大明万里海疆的,各个“港口”与“市舶司”!

“运河,在漕运总督手里。港口,在各地巡抚和水师的手里。”李睿的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这些地方,都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我们之前,虽然靠着‘皇商’的名义,勉强打通了商路,但处处受制于人,无异于在别人的地盘上讨饭吃。”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的弧度。

“陛下给了我,节制天下盐关海市的大权!”

“这就等于,给了我一把可以名正言顺地,将手伸进所有港口和运河的尚方宝剑!”

“我不仅要去监管他们。”

“我更要去,改造他们!”

“我要以‘盐关稽查’的名义,在每一个重要的港口和运河节点,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税关和军事据点!”

“我要利用这次机会,将整个大明的物流体系,都牢牢地,掌控在我的手中!”

“到那时,”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野心,“整个大明的经济命脉,都将由我们来主宰!我们想让谁富,谁就能富!想让谁穷,谁就得乖乖地把家产都吐出来!”

这番话,说得是石破天惊!

在场的众人,都被李睿这宏大到近乎可怕的构想,给彻底镇住了!

他们这才明白,李睿,接下这个“烫手山芋”,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为国分忧”。

他是要借着皇帝的授权,去打造一个,凌驾于所有势力之上的庞大的经济帝国!

“可是哥,”李月还是有些担心,“那些人会乖乖地,听你的吗?江南的盐商,福建的水师他们可都不是善茬啊。”

“他们会的。”李睿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冰冷的笑容。

“因为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转过身对着王承恩,这位还处于震惊之中的“皇家特使”,拱了拱手。

“王公公,”他的语气,变得异常的郑重,“还请您代我再向陛下,上奏一事。”

“李李总兵请讲。”王承恩下意识地,躬了躬身。

“臣,李睿,蒙陛下天恩,受此重任,诚惶诚恐。为尽快整顿盐关,为陛下充盈内帑,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将我辽西水师,扩编至一万人!”

“并将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调往我辽西,任‘龙江船厂’总办,兼‘辽西水师’副帅!专门负责,为我大明,打造一支,全新的无敌舰队!”

“臣,斗胆,为陛下,立下军令状!”

他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三年之内!”

“臣,必将肃清我大明沿海,所有海盗、倭寇!”

“五年之内!”

“臣,必将让那盘踞在海上的红毛夷、佛郎机人,都乖乖地,向我大明的龙旗,称臣纳贡!”

“到那时,我大明的海关税收,每年,将不止三百万两!”

这是在向皇帝,描绘一幅,足以让任何一个帝王,都为之疯狂的,海洋帝国蓝图!

王承恩,听得是心神俱颤,头晕目眩。

他知道,自己必须立刻将这个年轻人的这份“奏折”,带回京城。

因为他感觉,整个大明的历史,都将因为这个年轻人的出现,而彻底地驶向一个,谁也无法预测的未知航向!

一场由李睿主导的,更大的风暴,即将在大明的万里海疆之上,正式拉开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