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明末:边关种田,从傻兵到国公 > 第243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第243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崇祯二十七年,距离那场决定世界霸权归属的“万山海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对于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数亿大明子民而言,这十年是他们祖祖辈辈数千年来都未曾经历过的一个充满了剧变与新生的“黄金时代”。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摄政国公李睿却似乎渐渐地淡出了普通百姓的视野。

他不再象战争年代那般频繁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作为一个符号、一个像征存在于帝国那台已经步入正轨的庞大的国家机器的顶端。

但他的意志却如同无处不在的空气渗透到了这个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疯狂地演进。

京城正阳门火车站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简陋的临时车站。

一座由巨大的钢铁穹顶和晶莹的玻璃幕墙共同构成的、充满了现代工业美感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了这座古老都城最引人瞩目的新地标。

站台之上人声鼎沸。身穿蓝色工装即将要前往滦州矿区工作的年轻工人,身穿笔挺校服准备返回江南格物大学继续学业的青年学生,甚至还有一些金发碧眼拖着巨大行李箱前来东方“淘金”的西洋商人,不同阶层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这里汇聚又从这里出发奔赴帝国的四面八方。

“呜!”

伴随着一声悠长而又充满了力量感的汽笛长鸣,一列由最新式的“和谐号”重型蒸汽电单车牵引的旅客列车缓缓地驶入了站台。

那钢铁的巨兽比十年前的第一代电单车要庞大、要精密了数倍不止,它那经过了空气动力学优化的流线型车身在阳光下闪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充满了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京杭线t1次列车开始检票,请前往应天府、松江府的旅客做好登车准备。”

车站的广播里传来了女播音员清脆悦耳的声音。早已在候车大厅等侯多时的旅客们立刻有条不紊地排起了长队,在穿着统一制服的乘务员引导下开始检票登车。

整个过程高效而又充满了秩序。

而就在民用站台一片繁忙之时,车站的另一侧那片被重兵把守的军用站台上另一番更加震撼的景象正在上演。一列由数十节平板车组成的超长军用列车正静静地停泊在那里。

车上装载的不再是传统的步兵和火炮,而是一辆辆由钢板焊接而成、车轮外包裹着厚实橡胶、车顶架设着一挺手摇式“加特林”机枪的“猛虎”式蒸汽装甲车。

这是帝国科学院在攻克了小型化高压锅炉和差速传动技术之后最新研发出的快速机动火力平台。

虽然它还很笨重,越野能力也有限,但它那足以抵御寻常火枪射击的装甲和恐怖的近距离火力压制能力,足以让它成为所有骑兵和旧式步兵的噩梦。

“报告总司令!”一名身穿陆军上校军衔的年轻军官跑到站台上一个同样年轻却已身居高位前来视察的青年面前立正敬礼。

“皇家陆军第一快速反应师已完成所有车辆装载!随时可以出发前往西北执行‘天山走廊’开拓任务!”

那位年轻的“总司令”正是如今已经接替了李睿成为帝国军队最高统帅的前“夜狼”队长林三。他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如同钢铁猛兽般散发着冰冷杀气的蒸汽装甲车,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与他那冰冷的表情不相符的火热。

他知道当这支由钢铁和火焰组成的洪流出现在帕米尔高原的山口时,整个中亚乃至更遥远的西方世界都将在这股无可阻挡的力量面前为之战栗。

而就在京城的钢铁洪流即将要向西碾压而去之时,数千里之外的江南松江府另一场更加深刻也更加悄无声息的“革命”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皇家纺织总厂”那间曾是大明最大的棉纺厂的车间里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

曾经需要数千名女工才能操作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如今已经被一种更加先进的、可以自动换梭、自动断线续接的“半自动化”纺织机所取代。

整个车间只需要不到一百名穿着白大褂的女性“技术员”便可轻松管理。

而那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被解放出来的数以万计的年轻女性并没有因此而失业,她们涌入了另一片更加广阔也更加“体面”的新兴领域——服务业。

她们成为了百货商场里穿着靓丽制服的售货员,成为了医院里温柔耐心的护士,成为了学校里受人尊敬的教师,甚至还成为了银行里精明干练的职员。

她们第一次拥有了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工作权。她们第一次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人格尊严。

一场由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女权解放”运动就在这片曾经以“三从四德”为最高信条的土地上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地发生了。

紫禁城西苑,早已退位当了十年“太上皇”的朱由检正悠闲地坐在湖心亭里与一位同样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下着围棋。那位老者正是如今已经辞去了所有职务在“皇家科学院”安享晚年的孙元化。

“陛下,您又输了。”孙元化笑着将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之上,彻底锁死了白棋的最后一片“眼”。

“唉,你们这些搞‘科学’的脑子就是比我们这些‘凡人’转得快啊。”

崇祯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沮丧。

他的目光越过棋盘望向了远处那片被他亲手划拨给“京师大学堂”的万寿山。

他看到山坡之上座巨大的、由钢筋和玻璃构成的银白色穹顶建筑正在夕阳的馀晖下闪铄着如同神殿般的光芒。

那是大学堂最新建成的“天文观测中心”,据说里面安装了一架口径超过一米、足以清淅地看到月亮之上环形山的巨型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他又抬起头看向了那片被晚霞染成了绚烂色彩的西方的天空。

他知道就在今天一支由帝国最勇敢的探险家所组成的“新大陆”远征队已经在李睿的亲自送行下从广州港扬帆起航了。他们的目标是那片在古老的传说中位于世界尽头、充满了黄金与机遇的未知大陆。

“孙爱卿,”他缓缓地收回目光看着身边这位为帝国奉献了一生的老科学家轻声问道,“你说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吗?”

孙元化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抬起头同样望向了那片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广阔的天空。许久他才缓缓地笑了。

“陛下,”他的声音苍老却又充满了一种孩童般的纯粹的喜悦,“不,这还不是最好的时代。但这是一个我们可以去亲手创造一个更好的时代的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